一周评述 | 疫情对全球航空业影响或超预期+ 查看更多
一周评述 | 疫情对全球航空业影响或超预期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2-24 15:00
上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有了新变化。中国确诊人数上升,但是新增感染人数显著下降,然而专家对于拐点是否到来还有不同看法,且认为有反复可能;国际方面,病毒加速向多国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疫情报告,截至2020年2月23日,中国共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累计77042例,累计死亡2445例。中国以外共有28个国家或地区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计1769人,其中亚太地区927例,美洲44例,欧洲121例,中东地区43例,国际移动病例(钻石公主号)634例。

此次疫情对全球航空业带来沉重打击。国际航协(IATA)2月21日的预测表示,2020年全球航空业收入损失约293亿美元。绝大多数的损失将发生在亚太地区,其旅客需求预计将下降13%,航空公司的收入将减少278亿美元,其中中国国内航空市场收入损失预计达到128亿美元,亚太国际市场收入损失预计达到150亿美元,亚太以外市场收入损失为15亿美元。该预测基于病毒主要集中爆发于中国大陆地区,因此最大的损失集中于往返中国的航空市场。然而,从病毒在众多国家蔓延的趋势来看,疫情对亚太地区以外航空公司的影响有可能远大于以上预测。一个最新的例证是美国国务院在上周六(2月22日)对日本和韩国发布二级旅游警告,理由是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风险,并对旅游者提出警示,如到这两个国家访问“要额外谨慎”。而我们也在上个周末的大量新闻报道中看到了许多令人揪心的消息,显示疫情在日本、韩国的确有蔓延的趋势。
在亚太国际市场,自疫情爆发以来,众多区域内航空公司大量取消往来中国的航班,有些航空公司披露了部分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在澳大利亚2月1日发布“禁止到访过中国大陆的外国公民进入”的限制以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随即停飞了悉尼=上海和悉尼=北京航线,并削减了前往中国香港的航班。澳航首席执行官Alan Joyce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除了导致澳航飞往中国内地航线的全面停航,也影响了澳洲往返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航线,目前,今年5月之前往返亚洲的航班已被削减了15%。澳航预计,本财年受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损失将达9900万美元。
此外,疫情爆发前,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每周至少有400个航班,然而,截止上周末,新加坡往来中国航班80%被取消,每周不足80个航班。新加坡航空已经停航75%以上往返中国内地的航班,旗下酷航与胜安航空也已经全面停航往返中国内地的航班。考虑到受疫情影响的需求预期下滑,新加坡航空及其旗下胜安航空已选择性地削减了未来三个月的部分航班,涉及亚洲与中东航线包括往来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与阿联酋的航线,此外,还将削减往返五个欧洲国家的航线,以及美国纽约、洛杉矶和西雅图航线,这些举措将给新航带来巨大损失。
亚太以外市场,欧美等国航空公司接连取消来往中国航班。法荷航自1月30日起决定缩减至中国内地的航班直至逐步停飞所有航班,根据其预估,2月至4月间,疫情对法荷航造成的损失预计在1500万欧元到2000万欧元之间。法荷航正考虑将此前在中国及部分亚洲市场投放的运力转移至其他市场,以减轻此次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疫情发生前,汉莎航空及其旗下子公司奥地利航空和瑞士航空执飞了从法兰克福、慕尼黑、维也纳、苏黎世等地往返中国的航线。由于疫情影响,汉莎航空从2月14日起取消了到三月底所有往返中国内地的航班,削减了总共相当于13架宽体客机的运力。
与中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减轻企业压力类似,在本国航空公司遭受巨大损失之际,新加坡政府也推出扶持政策,为航空公司降低成本、分担风险,并努力维持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连通度。2020年2月19日,新加坡财政部宣布推出1.12亿新加坡元的“航空业扶持计划”,包括起降/停机费用的减免、补贴地服公司、机场内店铺租金减免、货代费用减免等,该政策将持续6个月,所需资金由新加坡政府、樟宜机场和新加坡民航局提供。详细政策内容包括:疫情爆发前执飞中国=新加坡航线的航空公司将享有起降费减免;所有的新加坡定期航班都将免交停机费用;东南亚至新加坡的货运航班都将额外享受10%的起降费折扣;在2019/2020财政年度(即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新加坡注册的航空公司为其飞机办理单机适航证都可以获得新加坡民航局50%的费用减免;原计划在2020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起降费、停机费、廊桥费用加价1%的方案将冻结6个月。

鉴于疫情有快速向中国以外国家蔓延的趋势,各国政府如不能在4月底之前有效控制疫情,航空需求将有可能进一步下降。截至上周末,航油价格上涨1.7%,达到每桶67.5美元。如果航油价格持续上涨而需求继续低迷,中国与亚太地区乃至区外航空公司都将面临更为重大的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BBC、Cirium、IATA、WHO
国际航空研究院(IAR)公众号所有文章,著作权归国际航空研究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影像。未按要求转载,视为侵权,国际航空研究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分享到:
推荐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