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评述 | 面对史上最大亏损季,美国航司如何应对?+ 查看更多
一周评述 | 面对史上最大亏损季,美国航司如何应对?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7-27 19:30
美国六大航司第二季度亏损105亿美元
上周,美国主要航空公司陆续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美联航、达美、美国航空、美西南、精神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六大航共计亏损约105亿美元[1]。第一季度疫情高峰期,中国民航也出现了大幅亏损,全行业累计亏损398.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336.2亿元 [2]。但得益于国内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截止7月23日,中国民航国内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0%[3]。
相比之下,美国航司面对的危机更大、程度更深、持续时间也将更长。关注美国航司在重大危机面前的举措及吸收其有益经验,有助于中国航空公司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能更好的应对。
营收断崖式下跌 亏损史无前例
第二季度,美国主要航司运营收入均同比大幅下降80%-90%,全服务航司降幅略高于低成本航司(达美-88%、美联航-87%、美国航空-87%;美西南-83%、阿拉斯加航空-82%、精神航空-86%)[4]。

图:美国六大航空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
来源:IAR根据航司季报整理
其中,六大航司客运收入降幅达到85%-95%,与美国运输安全局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录得的同期旅客下降幅度保持一致(见下图)。

图:美国运输安全局 (TSA) 同期旅客下降幅度数据
来源:华尔街日报
受运营收入下降影响,各大航司均报大幅亏损。达美净亏损57.1亿美元。美国航空和美联航净亏损分别达到20.7亿美元和16.2亿美元。低成本航司方面,美西南和精神航空分别净亏损9.1亿美元和1.4亿美元 [4]。

图:美国六大航空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净利润
来源:IAR根据航司季报整理
危难中求生存
美国主要航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源”和“节流”,力求在危机中首先解决生存问题。主要包括:
1、 危机中美国航司展现超强融资能力
据报道,截止第二季度,美国航企已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超过600亿美元的非政府渠道融资,以及超500亿美元的政府补助金和贷款,为行业注入了超过1100亿美元的资金,有望支撑航空公司成功过渡到2022年 [5]。美航企的融资手段也十分多样化,包括传统的申请商业贷款、飞机售后回租等,也不乏创新性的通过抵押常客计划获得债券融资和抵押贷款【详见:“随心飞”未完待续,中外航企预售新思路】,甚至考虑抵押时刻/航权等资源开展融资。
截止第二季度,各大航企也实现了较为良好的流动资产储备。达美、美联航、美西南现金流均超过150亿美元,财务状况相对较差的美国航空亦通过贷款和政府救助资金,现金流储备也达到100亿美元。美联航计划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储备达到180亿美元,美国航空计划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储备达到130亿美元 [4]。
2、 降低成本水平
面对危机,各大航纷纷大量削减运营成本。美联航和美国航空运营成本同比减少超过60亿美元,达美同比减少41.2亿美元、美西南同比减少28.1亿美元、阿拉斯加航空同比减少12.2亿美元。除达美外(运营成本降幅仅约40%)其他航司成本下降幅度高达60%-70%。

图:美国六大航空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运营成本
来源:IAR根据航司季报整理
降低固定或半固定成本是航司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通过优化机队结构(例如退出老旧飞机、退出不符合未来网络结构的机型、推迟/取消飞机订单等方式),减少飞机的融资、维修及相关固定成本。另一方面,积极与员工达成无薪休假、自愿提前退休等协议,减少企业薪酬支出成本。截止目前,美西南已有4400名员工接受了自愿离职协议,另外有1.25万名员工将延长休假时间。美国航空已有大约3.9万名员工同意提前退休或无薪休假,达美也设法与3.5万名员工达成了无薪休假协议。
早在3月底危机蔓延至美国时,美国各航企即迅速意识到,减少现金消耗速度是度过生存危机的关键保障。第二季度,各大航企在减少日均亏损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达美6月份日均亏损(cash burn)为2700万美元,较3月降低70%,计划年底实现收支平衡 [6]。美联航整个第二季度日均亏损近4000万美元,计划第三季度降至日均2500万美元[7]。美国航空6月日均亏损降低至3000万美元,较4月降低70%[8]。
面对危机时 全服务和低成本航司不同的市场恢复策略
与上述几类普遍采取的举措不同,美国全服务和低成本航司采取了不同的市场恢复策略。
第二季度,美国低成本航企运力恢复呈现V字形,恢复速度明显快于三大全服务航空。在市场恢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低成本航企利用机队规模单一且规模较小、单位成本较低、票价较低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客流。
全服务航企因单位成本水平较高,在市场需求和票价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时,更多的运力投放意味着成本和亏损的增加。因此,全服务航企倾向于维持较低的运力规模,保持现金流的充沛,等待市场需求的回暖。
全服务航司恢复过程中策略上的分野
美国航空采取了相对更加激进的恢复模式,以快速提高现金流。截止7月中旬,美国航空的投放座位数为美联航的两倍,比达美高50%,与西南航空基本一致。同时,美国航空也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疫情防控手段,例如不限制航班客座率。投资者和业内最初对美国航空这一策略持怀疑态度,但第二季度的效果却超出了预期,帮助美国航空获得了宝贵的现金流。美国航空第二季度客运收入达到11亿美元,高出美联航的6.8亿美元和达美的6.7亿美元;运营收入达到16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13%;客英里收入(RASM)由4月的0.018美元增加至6月的0.1美元。美国航空运力恢复重点围绕其达拉斯枢纽。6月,达拉斯80%进出港航班客座率达到了60%,公司整体客座率接近70%[8]。美国航空首席执行官Doug Parker表示对该战略的效果“十分满意”。
然而,美国航空也并没有打算一直激进下去。截止7月23日,美国确诊病例已由6月底的240万加速攀并突破400万,缓慢恢复中的民航市场再次急转直下,一些地方的预定量下降了80%。美国航空首席营收官Vasu Raja表示,美国航空的净预订量下降了75%至80%。这与今年5月和6月明显不同[9]。美国航空也迅速调整策略,将8月计划运力下调至去年同期的40%左右,低于7月约55%的恢复比例,与另外两家全服务航企回到了同一水平,展现出很强的灵活性。
全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创新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
目前,疫情突然升级给美国民航市场的恢复又蒙上了更深的阴影,第三季度航企仍将经受巨额亏损的冲击。美联航预测,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2020年旅客量将不会达到同期的50%。也有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国内客流恢复需要3-5年,国际客流恢复则需要5-7年 [10]。
危机中,维持充足的现金流和严格的成本管控以及灵活制定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的供给策略是能否幸存下来的三大要素。美国航司在这场大危机中展现出来的强大的融资能力、高超的成本把控能力、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变通能力都值得学习和借鉴。而美国各大航司在接下来的挑战中是否有其他创造性和多样化的经营策略,也值得关注。
国际航空研究院(IAR)公众号所有文章,著作权归国际航空研究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影像。未按要求转载,视为侵权,国际航空研究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参考资料】
[1] US airlines brace for further volatility in second half of 2020, 25 July 2020,
[2] 民航局:一季度航空公司亏损336亿, 2020年3月15日,新浪财经
[3] 民航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月8成单日飞行13059班,来自民航资源网2020年7月24日
[4] 各航司第二季度财报
[5] US airlines brace for further volatility in second half of 2020, 25 July 2020,
[6] Delta Air Lines announces June 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and update on COVID-19 response actions,14 July 2020,
[7] United Airlines hit with $1.6 billion GAAP loss in ‘most difficult’ second quarter, 22 JULY 2020,
[8] American Airlines Group (AAL) Q2 2020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30 JUNE 2020,
[9] Airlines Getting Back Into Formation for Coming Turbulence, 23 JULY 2020,
[10] Southwest and American Trim More Flying, 23 JULY 2020,
分享到:
推荐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