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走出SARS,全球航空业用了8个月

发布日期:2020-01-23 19:00
SARS文章封面
(图片来源:CNN) 

前言:即将迎来新春佳节的华夏大地,近日却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蒙上了一层阴霾。这一幕和17年前的场景有些许相似,但又有巨大的不同。现在,网络资讯更加发达、信息更加透明、反应更加迅速、技术更加进步,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系统经过17年的发展也更加发达,人员流动量今非昔比,中国全年出境的人数较17年前也翻了超过8倍。作为远距离运输的最重要载体,航空运输业在遏制疫情扩散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国内各航司已纷纷出台应对退改签政策的客票服务,订票平台也相继发布针对疫情的退改签保障政策,民航业在此次危机中再一次迅速展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尽管,春运可谓是航空公司全年经营的命脉,但在社会安全面前,经济利益毫不犹豫地做出让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危机尽快过去,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尽快过去,航空公司在艰难的时景中能尽快恢复。
为此,我们想通过本文,对2003年SARS疫情进程对于全球航空业的影响做一次系统的回顾,从而使我们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增添一点判断趋势的参考。

对于中国民航的从业者来说,这本是一次普通的春运,而对于全球民航业来说,这也本是一次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的一月,直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出现。截止至2020年1月22日24时,中国国内确诊病例571例,泰国确诊三例,韩国、日本、美国各一例;疑似病例新加坡七例,菲律宾四例,墨西哥一例,巴西一例,越南两例(央视新闻)。这一情景又唤起了民航人对2003年SARS肆虐全球的回忆,当年,那一场疫情,使得正处于上升期的全球民航业遭受了重创。
2003年,SARS病毒在超过20个国家肆虐,包括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全球超过8000人感染,死亡774人(CNN)。SARS极强的传播性使整个社会高度紧张,人们尽可能避免暴露在公众场所,更不用说乘坐飞机长途出行了。


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报告第一例SARS确诊病例。当时,这一则新闻并没有引起公众过多的关注。此后到2003年2月间,广东省陆续报告了300多个病例,15日-22日间,超级传播者把病毒从广东带到了香港,28日越南河内也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发现这种新型传染病病例。

2003年初,全球民航业正沉浸在新年伊始乐观的蓬勃发展预期之中,一月全球RPK(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1.44%,ASK(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长10.31%,平均客座率70.43%,增长主要来自新兴的亚洲、非洲和南美市场。二月,北美市场受后来美伊战争的政治因素影响而出现负增长,亚太地区RPK增长4.57%,全球增长5.08%,亚太及全球航空业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

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这种“非典型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将成为“世界性的威胁(Global Threat)”,并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北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不断出现确认病例。3月15日后,各大洲均出现了关于SARS的报道,从东南亚到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非典型肺炎案例。

因此,2003年3月,全球RPK总增长率自2002年8月以来首次呈现负数,ASK仍然保持增长,平均客座率68.8%。此时,导致全球客运下滑的首要原因是SARS,尤其是亚太地区RPK下降近10%的数据已经明显可以看出疫情对民航业的影响,而货运则由于滞后性而暂时影响不大;除此以外,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北美市场发展持续下降、中东市场发展也急转直下,全球仅剩南美地区还维持着客运量的正增长。

2003年4月,中国的北京、山西、湖南也有人感染;美航一家东京飞往明尼苏达的班机,有三名乘客被认为是疑似病例,被送往当地医院隔离观察;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加拿大多伦多、越南河内及疫情始爆发地区的中国广东省、山西省及香港列为疫区。

SARS对民航业发生全面的破坏性影响开始在4月显现,全球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18.5%,平均客座率63.5%。作为疫情重灾区的亚太地区,客运同比下滑44.8%,几近腰斩;亚太的航空公司开始大量取消航班,缩减运力,ASK降低12.6%。与此同时,货运的需求量受影响不大,并且在紧急防疫救灾物资的运输方面发挥了航空运输的巨大优势。

2003年5月,北京报告SARS病例在一周内由37例增长到339例;在香港有超过1200人被隔离;新加坡蔬菜批发市场2400人被隔离观察;加拿大已有29例感染者,7000人在隔离观察;俄罗斯在与中国交接的城镇里确认首例SARS感染者。这样的考验又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直到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次出现零记录。

与此相对应,病毒肆虐对航空业的影响在五月达到顶峰,中国取消了五一小长假严重挫伤了旅游市场,亚太地区的RPK同比下滑超过50%,航班大量取消,ASK下滑30.7%。这个五月成为了世界民航的一个“黑色五月”,全球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21%。疫情严重的香港机场5月的旅客吞吐量比起一年前减少了近八成(CARNOC, 2003)。为了确保航空业能够迅速从重创中恢复,时任IATA首席执行官Giovanni Bisignani站出来,呼吁航空公司一同重塑旅客信心并积极降低运营成本。

2003年6月,关于SARS病毒的首次全球研讨会议在马来西亚召开,超过1000名医疗从业者出席会议;6月5日,WHO宣布SARS疫情已被控制;6月14日,WHO解除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的旅游警告。

6月1日-3日,世界航空运输峰会(The World Air Transport Summit)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的议题为“The Airline Business in Crisis - An Agenda for Recovery”(“危机中的航空运输业——探讨如何恢复”),重点围绕应对此次危机的各种恢复行业发展的措施展开探讨。该月,受到重创的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开始逐渐恢复,全球客运周转量下降11.8%,是上月降幅的一半水平,而全球平均客座率达到73%。

2003年7月13日,全球SARS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SARS疫情过程基本结束。

2003年7月,全球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3.6%,虽然仍然低于同期水平,但疫情被控制和暑运的到来使得亚太市场明显加速恢复,同比降幅已减少至14%,欧洲则恢复到正增长水平,全球平均客座率恢复至77.7%。IATA首席执行官Giovanni Bisignani对于当时局面的描述是“流动开始恢复,但行业尚未恢复”。在疫情的阴云之下,航空公司采用低价策略刺激市场,到7月有所见效,使得客座率有所提升,但票价却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还需要时间来提升盈利水平。


2003年8月,全球民航发展持续向好,全球客运周转量已基本和上一年度持平,平均客座率达79.5%;亚太客运市场与同期相比降幅为4.6%,正逐步走出SARS的阴影。

2003年的前九个月,全球客运周转量累计下滑13%。直至2003年9月,全球客运周转量首次恢复正增长,标志着全球航空业基本走出SARS疫情的影响,虽然亚太客运市场同比仍下降1.6%,北美客运市场同比下降3.6%,但也即将走出阴霾。此前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香港国际机场在当月实现了近262万人次的客运量,恢复到SARS爆发前95%以上的水平(CARNOC, 2003)。

——————————————————————

最终,2003年的这场危机,全球民航业用了8个月走出来。

当前,为应对疫情,配合国家遏制疫情扩散,民航局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内各航司纷纷出台与武汉相关的旅客免费退改签服务并相应调减武汉航班,六大OTA平台也相继发布针对疫情的退改签保障政策,各大机场纷纷加强体温监测并对公共场所展开消毒防控。
此外,中国港澳地区以及美国、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均相继加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相信这一次,全球航空业、国际各界都将能够更好地携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卫生安全。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不仅是《中国机长》里的一句台词,也是民航人不曾改变过的信仰。航空界快速、积极、果断的反应和措施,以短期的收益损失来尽力降低疫情的全球性扩散,承担起了行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有利于行业更加长久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后续对航空企业给予适度的财政及其他形式的援助,以帮助短期内受到巨大冲击的航空企业渡过暂时的财务性风险和难关。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我们向抗击疫情、保障春运,与医护人员一样奋战在与病毒抗争第一线的民航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愿疫情早日结束,祝福所有人健康、平安!

《转载须知》:国际航空研究院(IAR)公众号所有文章,著作权归国际航空研究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影像。未按以下要求转载,视为侵权,国际航空研究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旅游业发展情况年度统计》获取地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20.1.22)
[2]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22日国内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31例》获取地址:http://news.cctv.com/2020/01/23/ARTITQ3CAezLP5YAMZzYBkaM200123.shtml?spm=C94212.PBZrLs0D62ld.EKoevbmLqVHC.71(2020.1.22)
[3]《IATA International Traffic Statistics January 2003 Positive start to the New Year, but crisis looming》,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3-13-04/(2020.1.22)
[4]《IATA International Traffic Statistics February 2003》,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4-10-03/(2020.1.22)
[5]《IATA International Traffic Statistics March 2003
》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5-20-01/
[6]《International Air Traffic Drops 18.5% in April》,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5-23-01/(2020.1.22)
[6]《International Air Traffic Drops 21% in May - Optimism for June Start to Traffic Recovery》,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7-02-01/(2020.1.22)
[7]《Industry Recovery Starts June Shows Signs of Improvement》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8-04-01(2020.1.22)
[8]《Traffic Recovery Intensifies in July》,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08-06-01/(2020.1.22)
[9]《IATA International Traffic Statistics: August 2003》,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10-07-02/(2020.1.22)
[10]《International Traffic Continues to Rise in September IATA》,获取地址: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pr/2003-11-03-02(2020.1.22)
[11]《SARS Fast Facts》,获取地址:https://edition.cnn.com/2013/09/02/health/sars-fast-facts/index.html
(2020.1.22)
[12]《香港机场9月客运量回复SARS前95%水平》,获取地址:http://news.carnoc.com/list/31/31163.html(2020.1.22)
[13]《A chronology of events during SARS outbreak》,获取地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hkedition/2017-06/29/content_29927242.htm(2020.1.22)
[14]《非典十年祭》,获取地址:https://weibo.com/tv/v/IqCRYD8oN(2020.1.22)
分享到:
推荐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