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Stansted Virtual Interline:打造虚拟联程,重塑航旅未来+ 查看更多
分析 | Stansted Virtual Interline:打造虚拟联程,重塑航旅未来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11-22 19:00
(对话以英文进行,中文内容由IAR自行编译,特此声明)
伦敦拥有世界上著名的机场群,除了大型国际枢纽希斯罗机场(Heathrow, LHR)外,还拥有另外两个较大型的机场,即盖特维克机场(Gatwick, LGW)和斯坦斯特德机场(Stansted, STN),以及一个以低成本航空为主的卢顿机场(Luton, LTN),和一个以商务旅客为主的伦敦城市机场(London City, LCY)。希斯罗机场作为欧洲三大枢纽之一,开通了众多客流量与收益水平俱佳的远程航线,但其多年以来趋近于饱和的现状,也使得伦敦其他几个机场对于开辟远程航线雄心勃勃、跃跃欲试。盖特维克机场开辟远程航线已有十余年的经验,而斯坦斯特德机场也正在积极开展尝试。巧合的是,这两个伦敦地区的非枢纽机场,对开辟远程航线的尝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展“自助中转”这一路径。在当今的民航界,自助中转可谓是个热点话题,近年来,国内也有许多机场十分关注这一方式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并已开展实践。我们希望伦敦两大机场的经验与思考,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斯坦斯特德机场属于曼彻斯特机场集团(MAG),位于伦敦东北,是伦敦地区第三大机场。其基地航空公司包括瑞安、易捷、Jet2等,多数为低成本航司,通航城市包括欧洲、北非、西亚。今年以来,斯坦斯特德机场不断开拓远程航线,探寻市场机会。下文来自与斯坦斯特德机场首席商务官Aboudy Nasser的对话,快来听听斯坦斯特德自助中转的奥秘~
Q1:什么是Stansted Virtual Interline?
我们希望斯坦斯特德机场可以成为英国的门户,乃至于成为欧洲的重要枢纽。为此,我们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旅程(Next Generation Journeys)——虚拟联程(Virtual Interline)应运而生。

旅客自助中转带来的不便显而易见,出入航站楼、二次安检、二次托运等繁杂步骤与冗长流程增加了旅客错过中转航班的风险。对于传统的航空公司中转来说,开发中转联运固然能拓展航线网络、提高客座率,但是承担错失衔接旅客的投诉、食宿费用等成本,还有与其他公司中转联程协议的事项,都令航空公司感到顾虑。并且航空公司提供的中转航程和时间,有时并不一定最理想,而且价格中又包含了中转所产生的的成本,这就迫使许多旅客宁愿承担风险与不便,也要采用自助中转。
已经有机场开始利用技术尝试自助中转的服务,帮助旅客完成两端独立旅程的自行衔接。在此基础之上,“斯坦斯特德虚拟联程”致力于实现以下几点:
- 轻松、简单的出行 - 旅客只需在落地后走过中转设施就可直接再回到登机口(当然也无需更换候机楼) ;
- 行李直挂 - 起始地托运,最终目的地提取行李,无需在中转机场提取再托运;
- 衔接风险由机场保障 – 不增加航空公司负担;
- 全面的分销渠道 - 航空公司网页以及搜索引擎 (Skyscanner, Kayak etc);
- 灵活的定价机制 - 可以以两段票价相加构成,也可以协助航空公司促销以去库存;
- 建立中转方便快捷 - 无需航司间签订中转协议,便于与低成本航空开展中转。
Q2:相比于伦敦其他机场,斯坦斯特德机场有哪些独特优势?
斯坦斯特德机场也是伦敦的重要门户之一,是英国第三繁忙的国际机场,预计在2018/19,斯坦斯特德机场将服务2900万旅客到达或离开伦敦。同时,斯坦斯特德机场也是伦敦发展最快的国际机场,在过去的四年中年均增长率达10%,在2018年有8家航空公司进驻斯坦斯特德机场。
斯坦斯特德机场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便利,市内交通通达方便。从斯坦斯特德机场到达伦敦市中心乘坐快速列车只需要36分钟,每15分钟一班的频率使到达伦敦的路程更加便捷。为了将斯坦斯特德机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在未来4年中,斯坦斯特德机场将启动超过10亿美元投资于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斯坦斯特德机场位于伦敦市中心东北方向,除了有靠近伦敦市中心的优势之外,它还靠近英国另一个重要城市——剑桥(Cambridge),剑桥是英国乃至全欧洲重要的科技、旅游城市,这是伦敦其他机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剑桥是英国的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有超过400家公司和超过15000相关从业人员;剑桥也是英国的“硅谷”,有超过1300家科技公司落户剑桥,其中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斯坦斯特德机场在收集了136家公司的出行数据后发现,这些公司的对外交流活动大约发生了42万航段的商务出行,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些都是有高价值的商务出行需求。在8万个东向的商务行程中,8000个出行的目的地是中国北京或上海。

此外,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的辐射区域(Catchment Area)中心和外延区域中(主要分布在剑桥附近),有超过12万华人居民,这个地区华人所占的比例相当于全英国华人总数的30%,而斯坦斯特德机场是这个离该区域距离最近的机场。每年从斯坦斯特德机场辐射区域出发到中国的乘客人数大约有44.5万人次。

Q3:斯坦斯特德机场发展自助中转的基础是什么?
斯坦斯特德机场中的基地航司包括:瑞安航空(Rynair)、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WOW航空、阿联酋航空(Emirates)、易捷航空(EasyJet)、Flybe、欧洲之翼(Eurowings)等。众多合作伙伴使得斯坦斯特德机场有超过200个通航目的地城市,并且有发达的欧洲航线网络,是拥有欧洲通航点最多的英国机场。并且我们发现,每年有超过1000万乘客选择斯坦斯特德机场的航线出入英国,其中670万是通过中转衔接而非直达。这是虚拟中转巨大的市场机会。
斯坦斯特德机场在运行方面的表现也很优秀,有更少的延误(Delay)、更短的滑行时间(Taxi Time)、更短的空中等待时间(Airborne Holding Time)。航空收费成本方面,斯坦斯特德机场也有一定优势。根据公布价格,一架波音787-8往返一次北京=伦敦,在斯坦斯特德机场起降将会比在盖特维克便宜42%,比希思罗便宜193%。
斯坦斯特德机场巨大的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既实现了最多欧洲航点的通达性,又实现了全面的低票价,并且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间并没有能够做中转联程的系统,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协助实现航段的对接,这些都为斯坦斯特德机场通过“虚拟联程”以实现远程航线的开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家年轻的机场,斯坦斯特德机场与希斯罗和盖特威特相比,缺乏先发优势,但基于其自身的一些独特优势和不错的运行基础,斯坦斯特德机场试图通过“虚拟中转”助力其成功开辟远程洲际航线的尝试也不无可能。IAR将密切关注其后续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推荐精彩博文